太极拳的续劲与发劲
孔令强 2013-01-30 15:20:17 1894浏览量
太极拳到了技击的部分讲究的是一招毙敌,这种慢悠悠的“老人拳”要是发起劲了一点都不含糊。各个武术的最终目的除了强身健体都是技击的需求,太极拳也不例外。想打人就要有劲。那太极拳是如何发劲和蓄劲的呢?我们讲讲有关太极拳的发劲和蓄劲。
“发放”是将对方腾空掷放出去或使对方失去平衡而跌出,是陈氏太极拳推手较技中最重要的技法。太极拳注重不击则已,一击中的。击法随势而拿,拿法随势而发,千变万化层出不穷,惊、战、弹、抖威不可挡。尤其是推手较技中的拿法,不仅只限于反骨与抓筋拿脉,而且还侧重于拿住对方的劲路,这要比一般拿法巧妙得多,难度也大,只有功力高深的人才能做到。为此,从人体骨骼和力学原理上看,能串死对方腰脊、牵动人体重心的最有效部位是肩部,坟武术上有,“金肩”“银胸”“稀拉肚”之说。推手较技中“拿”与“发”多是找“梢节”,制中节”,串死“根节”,不管是快劲慢劲,多能事半功倍,一一奏效。
欲求发放,先明蓄劲。拳论曰:“蓄劲如开弓,发劲如放箭,蓄而后发。”因而,要求蓄劲过程中,首先将周身之劲蓄得住,蓄得足。又要肢体具备五张弓之能,蓄而后发。但是,必须做到以腰弓为主,其余四弓为辅,并且还需要五弓之劲合为一体,阴阳转换,松紧得当。所以在蓄劲训练过程中,要将周身之气聚集于丹田之内,体内之劲除顶头悬外全部松至脚底,以助脚底之劲上翻传导。拳论有云:“擎开彼劲借被力,引到身前劲始蓄,松开我劲勿弛屈,放时腰腿认端的。”由此可见,蓄发时要细心体悟揣摩,以求得引而始蓄、蓄而后发,蓄发连续,不可断劲。在此原则指引下,必须明其聚,贵其速,神其用,适其发,方能运用得当。